近日,法國食品巨頭達能披露了2016年的成績單,合并報表顯示,2016年達能整體銷售額達到219億歐元,同比增長2.9%.鮮乳制品、飲用水和飲料、生命早期營養品及醫學營養品四個板塊業務均取得不同幅度的整體增長。但在中國地區,達能的脈動全年銷售額有所下降,并拋售了樂百氏品牌及旗下業務。
出售多美滋后,達能早期營養品業務主要由愛他美、諾優能等嬰幼兒配方奶粉為主,在奶粉新政過渡期,瘦身的達能能否取得進一步發展,目前還不明朗。
2015年11月,達能將多美滋中國業務轉售于雅士利,由于2013年新西蘭乳制品巨頭恒天然旗下一家工廠生產的濃縮乳清蛋白粉檢測出肉毒桿菌,包括達能集團旗下多美滋在內的4家中國境內進口商進口了疑受污染的產品(下稱“烏龍事件”)。多美滋中國業務自此一蹶不振,從當年中國市場份額跌至第七。最終達能選擇剝離多美滋在華業務,并選擇雅士利為其“接盤”,值得注意的是,達能在此之前已經成為雅士利的第二大股東。
乳業高級分析師宋亮認為,達能的在華戰略較為明確,自身作為雅士利的二股東,將連年虧損的多美滋轉印到雅士利旗下,希望將連年虧損的“包袱”轉移。同時,達能為了應對新政對“進口”奶粉的沖擊,成立子公司用以建立官方進口銷售模式。
“烏龍事件”打亂了達能此前在華市場的布局,即在線下多美滋以母嬰店為主要渠道經營,在線上通過跨境電商以可瑞康等進口產品為主。在剝離多美滋在華業務之后,2016年達能成立了紐迪希亞營養品公司,并將原多美滋部分人員調到該部門,主要負責可瑞康、諾優能、愛他美等進口奶粉業務,在華母嬰業務全部集中在線上渠道,根據剛剛公布的2016年業績顯示,其銷售額同比增長3.5%.
財政部發布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中明確表示,從2018年1月1日起,在我國銷售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包括通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必須依法獲得產品配方注冊證書。對于中國奶粉市場的狀況,達能在隨后的高層會議上對中國市場表現出一絲憂慮,
達能方面指出,中國市場監管環境的快速變化導致了非官方進口銷售渠道的整體轉型,該情況在第四季度持續,這使銷售商進一步調整庫存。這種轉型造成的波動,很可能在2018年新法規的全面執行前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