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產能過剩,其重點在于供過于求。乳業所生產的產品數量,超出了市場消費能力。高中的時候我們都學過商品價格會隨著諸多因素圍繞商品價值產生波動。乳業產能過剩無疑導致產品價格下降,價格戰此起彼伏!
“奶牛養殖虧損面超過50%?!边@是當前我國乳業的真實寫照,奶業被銀行列入“高?!毙袠I的名單,而乳制品價格戰似乎成為一種常態。
近日,為迎戰中秋消費旺季,乳企紛紛打出促銷廣告:半價銷售、買送。對此,消費者雖然樂在其中,但是對于乳企業來說,價格戰的背后只剩下虧損和無奈。
部分牛奶重回一元時代
一邊是高價收購國外原奶,另一邊卻是乳制品市場銷售疲軟。很難想象,在一個相對缺奶的里,乳業也像鋼鐵業一樣,迎來產能過剩的時代。
為了促銷,商家可以說用盡心機。伊利某一貨架上打出了“搶槍搶”的字樣,16盒240毫升的伊利純牛奶僅賣29.76元。在夢牛專區,蒙牛的新養道原價57元/箱,現價39.9元/箱;買一箱特侖蘇立減10元;夢牛精選純牛奶買一箱立減20元。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袋裝奶又回到了一元時代:伊利紙質包裝的純牛奶1.86元/袋、塑料袋裝的純牛奶1.6元/袋。同樣,蒙牛袋裝純牛奶零售價為1.69元/袋。
此外,常溫液態奶、乳飲料產品、低溫巴氏奶降價促銷的情況也比比皆是。例如,君樂寶買兩瓶送一瓶;三元DIY酸奶,瓶9.8元,第二瓶1元。
價格戰雖然瘋狂,銷售業績卻不盡如人意。“現在過節送禮可選的品類很多,消費者并不一定要買奶?!?/p>
奶農:最近三個月交奶很順暢
那么,奶農的日子是否同樣舉步維艱?
山東濰坊的奶農和河北地區的奶農,對方均表示,最近3個月的奶比較好賣,企業不再拒收。
“養牛是精細活,你付出的多,奶牛單產會提高,奶的質量也有保障,所得收益也大。有的養殖企業養牛,一旦奶牛生病原奶不達標,養殖戶的日子肯定不好過?!蓖蹙S表示。把所有成本因素都考慮進去,原奶3.1元/公斤能保本,現在的價格到了3.9元/公斤左右,養殖戶肯定有錢賺。最近3個月以來,社會奶的價格也賣的挺高的,說明現在的奶價開始回升,社會上的進口大包粉消化的差不多了。“
另一方面,在河北某牧場,侯先生的養殖場大約有1600多頭奶牛,每天的產奶量是16噸左右,他將所有原奶均賣給了君樂寶,價格約為3.4元/公斤。
不過,河北另外一名養殖戶李先生沒有那么幸運了。
李先生養殖500多頭奶牛,今年春天企業拒收,當時也是奶牛產奶最多的時候,因此其不得不殺掉了50多頭奶牛。而產奶量也從年初的6.5噸降至4.8噸?!睆?月份開始,合作企業三元不再限量了,但是價格并不高,約為3.2元/公斤?!?/p>
由于之前改造養殖環境,李先生投資了上百萬元,所以即使虧損但也要硬著頭皮干下去?!比ツ暌詠?,每個月都在虧損,最多的時候月虧3萬元,現在也在賠錢。但是還是要挺著干,如果不干了以前的投資徹底賠了?!?/p>
從河北兩家牧場負責人的處境來看,有壓力的牧場,在當前乳業環境下,日子是比較艱難,但是,只要奶牛產奶質量高,奶農尚可盈利。
在乳業專家看來,為了保證產業鏈的穩定性,未來幾年內,乳企與奶農簽訂長期的收購合同,收奶噴粉儲存,加工成產品低價促銷,將成為行業常態。
宋亮表示:”輝山、圣牧高科、現代牧業等奶牛養殖企業把原奶加工成產品低價銷售,其目的是消化奶源庫存。正因為此,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品牌也被迫加入價格戰行列。目前來看,伊利做的比較好,所贈產品日期也是當期的,而蒙牛的壓力較大。“
乳企激烈的價格血拼,何時能結束?
對此,宋亮表示,這種局面要持續到2018年,隨著經濟環境變好,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教育得到改善,乳品消費才能回暖,”國內三線、四線地區消費屬于偶發性消費,一般都是禮品消費、三公消費等,消費者沒有形成穩固的消費訴求。“